网站首页 / 股东变更 / 正文

股东可以代表公司参加诉讼吗(股东可以代表公司参加诉讼吗法律)

时间:2023-05-08 00:38:26 浏览:

股东可以代表公司提出诉讼吗?

公司股东可以代表公司提出诉讼的。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情形下,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个人股东可以代表公司提起诉讼吗

股东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下代表公司,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 公司的监事 ,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合同纠纷起诉法人和公司和股东有关系吗

题目的表述有歧义,先作消歧处理。“法人”不是正确表述,应该是“法定代表人”,合同纠纷,起诉的对象一般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只是代表公司应诉,因此,提问应修改为“发生合同纠纷,对方起诉公司与法定代表人,和股东有关系吗?”

肯定是有的,作为股东,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其收益直接相关,但股东并不一定参与诉讼活动。

法律分析

“法人”不是正确的表述,应该表述为“法定代表人”,“法人”强调公司的拟制性质,其实就是指各种公司,法律将公司拟制成主体看待,因此公司负担公司的债务,股东负担股东的债务。无论是公司法还是民法典规定,都一般规定法定代表人可以成为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的追偿对象,虽然规定上需要法定代表人存在过错,但是在实践当中,诸如生产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产品责任事故等通常都是由法定代表人负责。

如果只是一般的股东,并不是法定代表人的,一般不会直接参与诉讼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被起诉和股东就没有关系,从利益的角度上讲,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密切相关(分红变少、股价变低......),从责任的角度上讲,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出资责任:未足额出资或者抽逃出资的,公司有权要求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对已足额出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对公司债权人就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另外,还可能面临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②权力滥用责任: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尤其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应当赔偿;

③清算责任:如果公司破产的,股东应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实施清算,不符合要求或者逾期的,应当承担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一条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十一条 营利法人应当设执行机构。执行机构行使召集权力机构会议,决定法人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法人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执行机构为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未设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的,法人章程规定的主要负责人为其执行机构和法定代表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十五条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百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股东在什么情形下可代表公司诉讼

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诉讼的情形有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提起。有资格的股东在提起诉讼代表之前应当向监事会以及董事会提出请求。只有二者均怠于行使诉权时,才能够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股东代表诉讼以公司为主体诉讼嘛

股东代表诉讼以公司为主体诉讼。因为股东是以公司的名义起诉的。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在法定情形下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什么是股东代表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为了确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上述义务后得到追究,更有力地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我国新《公司法》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猜你喜欢:
热门文章
随机文章列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