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股东协议 / 正文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2018读后感(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读后感)

时间:2023-02-02 13:08:58 浏览: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后感(1976)

1976年,继连续2年的惨淡业绩之后,这一年的股权回报率为17.3%,虽然不及1972年的19.8%的数据亮眼,但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巴菲特对这一经营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对来年的经营收益,巴菲特给出积极的预判,但从数字即回报率上看,可能会有一点下降。

1976年的纺织业务经营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营销和产能没能很好得配合。保险承保业务从1975年的灾难中慢慢走出,赔付率下降,竞争者也意识到以往费率过低,因此国民保险公司的承保量大增,但这也为来年的市场埋下了不定时炸弹。保险投资情况良好,这一年随着可投资资产在更高报废收入和更好的盈利之下显著增长,保险投资的税前投资收入上升。同时,债券市场大幅上扬。

这一年的信中,巴菲特归纳了收购公司所要考虑的因素:

1. 对公司有利的长期经济因素

2. 有能力且忠诚的管理层

3. 以整个收购企业的标准来度量,价格有吸引力

4. 是我们所熟悉的行业,我们能判断其长期的经济特征

这四点的意义,对于选股或者投资而言,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银行业务描述中,巴菲特总结成本控制是银行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措施如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避免高利率的低劣贷款,都是应该遵循或者规避的。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后感(1986)

1986年,伯克希尔公司账面净值增加了26.1%,大约是4.9亿美元,在过去的22年里,年复合成长率达到23.3%。

我个人非常喜欢巴菲特每年对伯克希尔公司所投资的公司予以描述的文字,绝大部分都是夸耀和自豪的,有点凡尔赛的感觉,但考虑受众的角色,一切都是那么合理,这其中水牛城报社、内布拉斯加家具店93高龄但依然神采奕奕的B太太(不知道今年是否在世)、喜诗糖果等等,每一次听他娓娓道来,感觉如数家珍,这些优秀的公司支撑着每年漂亮的投资数据,果然,实业还是靠谱!

回到这一年最初的文字,巴菲特做了个很形象的比喻,只要找到好球员,任何球队经理人都可以做的不错,就像是奥美广告创办人大卫奥美曾说:“若我们雇用比我们矮小的人,那么我们会变成一群侏儒,相反地若我们能找到一群比我们更高大的人,我们就是一群巨人。这也解释为何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能如此成功的原因。又一次的,在致股东的信中,继续讲述了收购企业的六个标准,如果符合,那正是伯克希尔公司所垂涎的,今年的案例是费区海默公司。

又聊到保险事业部门,这是每年我最发憷阅读的部分,比如这一年的表现不错,但他会表述:“保险商品的订价行为与一般商品的订价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唯有在供给短缺时价格才会上来,但偏偏这种光景维持不了多久,当获利旭日东升时,马上就有人会进来泼冷水,增加 投入资金抢食大饼,结果当然会埋下不少后遗症,供给增加,代表价格下跌,跟着获利剧减”。听起来并不是一个容易赚钱的行当,但是他后面陈述永久投资组合的三部分里面,竟然还是有盖可保险。虽然我明白后面他提到然后他同时又表述盖可保险是全世界保险公司中最好的,甚至比伯克希尔本身都还要好,也表达了为何盖可保险能如此成功,在于从头到脚彻底的精简营运成本。很想摊手,真的,这个行业太难懂了。

有意思的是,其他事项中巴菲特提到新添购了一架飞机,显然费用昂贵,不近费用 不菲还要花大钱保养,折旧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言语中对于这一决定,他不置可否,坚持者应该是“主席”。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后感怎么写

较之成功投资的原则,巴菲特的幽默同样可以给读者带来巨大的享受。

回过头来说巴菲特的幽默,准确地说是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的幽默。格雷厄姆曾经讲过一个故事,用以说明投资者为什么会有他们的表现:一位正在走向天堂的石油勘探员,在遇到圣�6�1彼得时听到了坏消息。“你有资格在此居住,” 圣�6�1彼得说,“但是,你也看到,为石油大王们保留的院子已经挤得满满的。没办法把你再塞进去了。” 勘探员想了一会儿问圣�6�1彼得,他是否可以对现在的居民说八个字。这看来对圣�6�1彼得没有什么坏处,于是勘探员把手罩在嘴边大声叫嚷,“地狱里发现了石油。”立刻,通向院子的大门打开了,所有的石油大王都涌了出来朝地狱走去。惊讶之余,圣�6�1彼得邀请勘探员进入院子,勘探员却踌躇了,“不行,”他说,“我想我得跟那些家伙一起去。毕竟,地狱里可能真有石油。”

这个故事确实形象地描述了典型投机者的心态,请注意,是投机者,而不是投资者。真正的投资者从来都是按照既定的原则独立作出判断。相反,投机者总喜欢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无论别人到天堂,还是去地狱。

当然,真正的投资者知道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而投机者往往把天堂当作地狱,把地狱当作天堂。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投机者所谓的地狱里,不仅会有石油,而且会有大量的珠宝。

以目前为例,市场上确实已经出现了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的机会。但是,大部分人、包括专业理财人员,都无视于这个事实。作为典型的投机者,他们的理由是,股票市场是经济状况的显示器,目前经济仍在下行,可能要到明年中期才会见底,股票市场暂时不可能大幅度上涨,因此,目前不是介入股票市场的最好时机。

作为已经告别投机行列的理性投资者,我并不关心下一步市场是涨是跌。事实上,我在某种意义上不太乐意看到市场大幅度上涨。因为,大幅度上涨意味着压缩了我进一步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的空间。如果这个市场能够在目前的点位附近振荡上三到五年,我一定会开心到要死。

然而,万事难遂人愿。市场先生总是不按牌理出牌,所以,我根本就猜不准也不想猜它下一步会往哪里走。尽管如此,我也并不担心。我有自己的买入和卖出区间,除了核心股票一般不卖出外,其他股票,只要运行到既定区间,就果断地进行调整。而目前来看,我的仓位比较合理,股票质地还算可以,因而除了耐心观望外,暂时没有什么事可干,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今天援引巴菲特的话说,未来十年中国股市必将是世界之最。我想,就投资机会而言,巴菲特说得一点儿都没错。特别是在目前这个点位,这样的观点不仅是客观的,也是负责任的。我希望,能将巴老说的十年,改成三十年。这样,我们就不会辜负了这个伟大的黄金时代。

我第一次觉得有必要庆幸自己是个中国人,在这个时候。

最后,我不得不画蛇添个足,这篇文章的写作,并不是基于今天市场积极向上所带来的乐观情绪。所以,假如明天市场掉头向下,我也不会修正自己的观点。事实上,我最近的真实心态是:以涨忧,以跌喜。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长线投资者,那么,巴菲特的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投机者,那么,我们注定不会有共同语言。当然,我也很愿意祝你成功。

猜你喜欢:
热门文章
随机文章列表
标签列表